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朱能矿区黄土高原绿化,植被覆盖率85%以上,贡献了“中国最美矿山”的青春;在宁夏新能源基地“沙格荒”,建设者用绿色穗子绑住黄沙,把8万公顷沙漠变成了“绿洲”;在渤海之滨,建设“零碳”绿色智慧港口,将煤炭运输枢纽转变为3A级工业区。能源生产绿色转型,实现生态开采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神东煤炭开展生态研究20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发展奖4项。煤炭直接损失400万吨、煤炭间接损失400万吨、煤炭间接损失60万吨等示范工程。0吨/年煤制烯烃,引领我国化工行业由始至终、由弱到强。高端化工化学品;形成了宁夏腾格里、甘肃巴丹吉林等国家级“沙狗黄”基地。建成“水、风、光、储”全清洁能源一体化基地。应用场景和新能源工程,坚持利用新能源开发产生新生产力。打造“以电养鱼、以鱼补电”新业态。龙源电力浙江公司开发建设了100兆瓦潮汐太阳能辅助智能光伏电站,这是中国首座潮汐光伏电站与中国首座电站之间的“梦想联动”。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氢能、氢能源等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新能源存储,全面提升能源产业链数字化、产品高端化,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业务一体化发展。生态保护改革,回答了环境与发展良性互动的“必须回答的问题”。为实现能源产业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国家能源集团决心保卫蓝天、清土、净土,积极开展环境治理,从根本上改善矿区、厂区环境。竹能矿区扎实推进山、河、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化管理,创新构建水土流失治理、生态修复、复垦绿化标准作业程序“三大基本技术体系”,探索d 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绿色发展示范路径。五年来,矿业生态系统总产值增加14亿元,先后荣获“中国最美矿山”、“国家矿山公园”、“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奖项,持续释放生态红利。建设中的宁东煤化工基地毗邻黄河。国家能源集团所属宁夏煤业在这里建设了首个大型工业废弃物零排放项目,总占地面积20.1万平方米,相当于28个足球场大小。它专注于化学废物和矿井水处理。成功解决了园区煤化工企业废水处理问题,实现了煤炭废水闭路循环,使宁夏煤炭园区成为宁夏首个大型煤炭园区。全国通用电气规模综合工业园区实现废水零排放。推动交通运输业“公转铁、公转水”和多式联运,发展先进绿色装备。绿色智能“KM81”煤斗车、首艘万吨级甲醇双燃料内河散货船、首台氢能调车机车等首排MGA装备成功投运。新型智能重型电力机车被选为“国器”。黄骅港率先实现煤炭港口粉尘近零排放,荣获首批AAA级工业煤炭好场地。港口自有船舶岸电利用率100%。国家能源集团加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构建贯通上下游重要流域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博河风电场运营期间,在渤海碉口渔港开展养殖放流活动,放流半光鳎42万只、梭子蟹850万尾、对虾8500万尾,并顺利通过专家组权威验收。不仅保护了海洋生物多样性,而且促进了新能源与海洋生态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