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赛事火热双节“门票经济”创造消费新局面

日期:2025-10-09 09:48 浏览: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本报记者 金万霞 今年“双节”期间,全国各地体育赛事不断,成为“假日经济”最火的增长极之一。在上海,拟举办2025年上海劳力士大师赛、世界赛艇锦标赛、世界F1H2O摩托艇锦标赛中国上海大奖赛、国际马文化周、8小时耐力赛等国际领先赛事;北京,中网再现大师对决;在四川,“川超联赛”如火如荼,本土球队掀起国足风暴;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自行车赛从万宁站开始孕育,已有600名选手踏上度假骑行约会……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一日游期间,我国文化方面,全国举办各类文化体育旅游综合活动2.9万余场,其中“养育+旅游”和“参与+旅游”项目占比43%,得分较去年同期的43个百分点。多个赛事IP登陆“非常超值,同晚德约科维奇和辛纳我很满意!” 10月8日,一位2025年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的网球迷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和世界乒乓球职业联赛中国大满贯赛同时举行,掀起观赛热潮。如何深度磁化——赛事IP本地化、培育自主品牌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力胜勇(上海)体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胜体育”)董事会秘书马晓向体育产业链安全日报记者表示,此次事件发生在IP与赛事运营、赛事运营是赛事的主要经济环节。独立IP也意味着可持续的品牌溢价和竞争。金秋时节,2025年世界赛艇锦标赛在上海青浦落下帷幕。这是百年历史的龙头赛事首次在中国举办。最终主办方梁汉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的比赛创造了很多“第一”:首先增加了“双人双桨混合”、“有舵手混合八人桨”等性别融合项目;首次实行残疾人与体能混合比赛,让残疾运动员在同一水域争夺世界冠军。 10月6日至8日,备受期待的上海8小时耐力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拉开帷幕。也是体育赛事的独立IP。力盛体育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应对警方y呼吁,持续发展IP和赛事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公司承办的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CKC中国卡丁车锦标赛、多站高尔夫中国巡回赛等多项赛事计划与全国各地的体育爱好者见面。 “第二场景”释放新潜力。从活动消费场景看,拉动经济的强大力量。在“第一现场”(即比赛现场),观众消费热情持续高涨。以上海劳力士大师赛为例,三个官方纪念品商店里都挤满了人。钥匙扣、毛绒公仔等对消费者友好的周边产品持续畅销,不少明星产品都出现断货的情况。 “我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这里,就是为了逛逛纪念品商店,买一些有特色的周边产品。”一位买家向保安当日告诉记者。广泛的消费场景也呈现体育场外的“第二景”。 “双节”期间,上海静安区茂名北路成了露天网球嘉年华广场:夜幕下,转播比赛的巨幕上挤满了观众。附近一家商店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现场直播,9点30分后顾客仍然在商店门前排队。另一家餐厅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双节”期间,该店的客流量比平时增加了至少15%。在南京,白马生活广场打造的“苏超第二现场”通过线上线下测试、趣味射击游戏以及球队球迷专属优惠等方式,成功改变了游戏在增加消费方面的询盘。 “票根”的潜在价值被进一步挖掘。数据显示,在北京首钢园区,双倍WTT大满贯的客流流向柳工汇商圈,有一半的顾客享受了迪斯科消费带有“票根”的单位;在湖北潜江,活动门票可兑换​​专属小龙虾套餐;陕西西安,斯诺克大奖赛热身期间推出“票根”链接优惠;在上海青浦,世界赛艇锦标赛“票根”可解锁200多项权益,涵盖购物、餐饮、民宿、景点等。广州艾媒数据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毅坚称,体育经济正在成为新的消费引擎。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电商平台体育用品零售总额突破21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这是线上零售消费快速增长的品类。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为“体育+”新业态提供了增量。从市场前景看,我国体育消费仍有较大空间成长空间。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