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平稳增长潜力强劲

日期:2025-11-07 10:00 浏览: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今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复杂的环境中表现出较强的发展稳定性。前三季度,有色金属行业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迈进,企业效益持续提升,行业发展持续向好,呈现稳定发展态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陈学森表示,随着全球绿色革命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以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生产力的蓬勃发展,非腐蚀金属行业的发展和空间更加广阔,机遇大于机遇。高度挑战。生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有色金属生产稳中有进。其中,规模以上无害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规模以上无害工业增加值增速1.6个百分点。 10种常用贱金属产量6124.9万吨,同比增长3.0%。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大幅增长,冶炼、循环加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非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1%,增速高于全国工业投资增速3.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力充分释放有色金属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研究政策研究规划室主任林如海认为,前三季度生产和投资的平稳增长,与政策持续强化、产业转型加速、宏观环境协同发力密不可分。近期,促进铜、铝、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密集落实,为行业发展奠定了清晰的路径,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动力充沛,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加速,产品生产效率和附加值同步提升,外贸“三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拉动新材料需求已形成内生增长动力。同时,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有效,制造业景气度逐步回归,为非金属行业创造了更好的市场环境和需求空间。由于国家部署新一轮矿产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增储增产取得惊人成效,勘探开发取得佳绩,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具体类型看,我国铜、铝、锂、金、锶等矿产勘查取得重大进展,资源储量大幅增加。同时,稀土、钨、钼、锑等有用矿产资源量也实现显着增长,进一步巩固了矿产资源优势。”y 国家的资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金属部、黑色金属工业协会矿产资源办公室主任段少富表示,矿产勘查成果的重大突破,不仅提高了我国非资源金属保障能力,缓解了部分重点矿种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压力,也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色金属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探索,是我国工业领域智能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行业之一。据统计,有色金属行业目前拥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8家,互联网平台创新试点应用案例、高效制造场景60余个,工业项目17个。y 效应; 12家有色金属企业入选2025年全国优秀智慧工厂(第一批)名单,4家企业入选第一批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专题,37家工厂入选5G工厂名单,在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在冶炼领域,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控制精度和能源效率不断提升。中铝集团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联合推出首个非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坤安”,为电解铝领域智能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在加工领域,有色金属企业体现出劳动力精益化和制造柔性化。通过数据渗透到各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算法上、精益政策的系统固化,推动加工环节从规模化生产向精细化价值生产转变。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推动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这个过程需要持续努力。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有色金属工业稳定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为有色金属工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陈学森表示,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行业将发挥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心的作用,开展行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估和技术改造,并开展行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形成数字化转型共性情景、标杆工厂、标杆企业。推动“5G+工业互联网”部署应用,打造工业产业平台。开展“人工智能+有色金属”行动,加快高质量工业数据集建设,部署一批资源勘探与评估、矿石精加工、电解工艺优化、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等场景模型,打造有色金属工业大模型。推动节能减碳 当前,有色金属行业致力于节能减排、污染减排目标,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据介绍,全行业淘汰了能耗高、EMI大的落后电解铝产能。“三废”严重,生产成本高。取而代之的是600KA电解槽、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技术等一批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和装备,使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顶级水平。国内95%以上的铜、铅、锌冶炼已实现先进生产技术。铜冶炼“侧吹+顶吹”技术、大型电解槽、红土镍矿湿法熔炼工艺技术均实现“突破”,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电解铝是铝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解铝节能减碳的推广备受关注。根据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电解铝行业节能减碳专项行动方案》发改委等五部门提出,到2025年,能效基准水平以上电解铝产能比例达到30%,基准水平以下产能达到技术改造完成或将被淘汰。前三季度,通过积极推动电解铝企业实施大规模节能减碳和更新用能设备,电解能源能效等级及以上比例达到30%,提前完成指标要求。据测算,我国再生有色金属通用排放标准已达到平均水平,部分排放标准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他们为减少碳排放做出了突出贡献。 1吨电解铝替代1吨n回收铝可减少10.6吨二氧化碳排放。陈学森表示,在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方面,有色金属行业将进一步深化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崔国强)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