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特高压利用“三能”改革激活发展新动

日期:2025-11-04 10:08 浏览: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在中国地图上,西电东送“八交十直”共有18条500kV及以上输电通道,覆盖多个省区,为东部电力负荷中心源源不断输送清洁电能。该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维护负责人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特高压输电公司(简称“南网特高压公司”)。作为南方五省(区)跨区域输电骨干网的开发商和运营商,南方电网特高压公司全面落实国资改革决心和扩容,推动“三能”机制全面落地。d深入推进,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变革。充分体现中央企业的使命和责任,积极为新电力体系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贡献。变革之道:完善保有权制度和合同管理。南方电网特高压公司积极探索基层任期制、合同制管理实施中存在的痛点和堵点问题,形成了“两优化、四衔接、四激励、三控制”的创新管理模式。 “两个优化”方面,针对各组工作职责的差异,优化考核重点,合并18份标准绩效责任书模板;优化考核规则,建立量化模型与工作量和贡献挂钩,让责任重大、贡献突出的管理人员考核分数得到相应的增益。 “四个衔接”方面,统一明确了履职责任书中指标和任务的选择机制。在“四个激励”方面,建立激励关键指标高目标、重点任务突破、改进短板弱项、争各领域领先的激励机制,引导履职责任书由“保底”向“创第一”转变。 “三个管控”方面,通过管控权责清单落实、关键环节分析、考核结果应用,提高基层落实质量。通过一系列综合衡量,同一群体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结果最大差异超过20分,收入差距已超过1.9倍。各级管理人员的契约意识显着增强。畅通渠道:打造能上能下的管理者新格局。南方电网特高压公司坚持选拔市场导向、工作导向,建立健全竞争性选拔和退出机制,有效消除干部队伍中“铁椅子”现象。在“持续性”方面,我们遵循“有为者有位,有位者必有为”的导向。 “十四五”以来,共组织完成管理岗位公开竞聘274项,营造了“竞争、择优”的环境。在“能力”上,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在下层调整、清除无能方面“强作势”,在历届考核中为低层干部设立专户。通过双向努力,“十四五”期间,新聘任经理人员竞争岗位的比例高达81.3%,最底层适配或因无能而跳槽的经理人员比例高达8%,形成能者上任、优者奖励、庸者不灭、劣者许诺的良性循环。路径:打造员工“内外通达”的流动体系。南京特高压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构建多层次的人才流动,从打破流动壁垒、二维盘活人才库入手。在建立内部人才市场机制方面,要充分发挥选拔、扩大、流动三大功能。通过选择函数,a“十四五”以来,共有105人从本地转移到总部工作,高素质大学毕业生占比72%,比“十三五”末提高16个百分点; 516名班子成员晋升为班组长,占班组长的75%。充分发挥部署功能,紧密对接重大项目建设需要。仅2025年,项目主施工部门将新增34人,参与项目主体施工工作的人员将超过200人。充分发挥流动功能,全力支持上级单位和兄弟企业发展。 “十四五”以来,共有14人到上级单位工作,136人转到15家姊妹公司,实现了关键核心人才100%配置“替补”。在促进部门人员流动方面,针对“认识不足、动力不足、方法不足”三大问题,通过加强宣传、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员工关爱,形成了组织拓展与自愿交流相结合的体系。仅2025年,就有26名四级及以下人员无晋升调动,流失率达到17%。激活动力:建立“可增可减的薪酬机制”。南方电网特高压公司坚持按贡献值确定分配薪酬,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从制度设计、分配模式、激励机制三个层面推进。在制度设计方面,明确浮动薪酬比例不低于60%,绩效工资独立分配比例不低于60%。不得低于25%。根据上述标准,应建立专门的部门员工工资和绩效管理制度。在分配模式上,创新实施绩效工资独立分配。独立绩效工资总额每年分两批核定发放,用于部门“二次分配”,强化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的紧密衔接。年度绩效考核中的“A级”部门可按1.1系数增加总量。自2022年实施以来,倍数分配区间已达到2倍以上,2025年上半年最高达到2.52倍。在激励机制方面,已形成多层次的激励体系。每年安全生产奖励占工资总额2.5%以上;特殊贡献完善奖励机制,从收入、业绩发展、业务等方面来衡量,激励广大干部、党员克服困难;制定灵活的队伍考核激励机制,建立藏粤特区等“四大工程”指挥作战队伍两级考核激励机制。收入差距的倍数达到2倍以上,确立了“贡献越大,收入越大”的明确分配导向。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